稅法考試時題目綜合性強,但是重點也很突出,大題都是圍繞固定的幾個稅種展開,熟練掌握關鍵稅種的處理,夯實基礎便可輕松通過考試。
題型 | 題量 | 分值 |
單選題 | 26 | 26*1=26 |
多選題 | 16 | 16*1.5=24 |
計算分析題 | 4 | 4*5=20 |
綜合題 | 2 | 2*15=30 |
章節 | 學習說明 |
第1章 稅法總論 | ★本章屬于基礎章節,分值占比不高,在3分左右,其作用主要是為后面的學習奠基,需要認真學習,不可忽視,以客觀題形式進行考查 |
第2章 增值稅法 | ★★★本章屬于重點章節,分值占比在20分左右,需要重點掌握增值稅的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的計算;進出口貨物、勞務、和跨境行為的退(免)稅政策;納稅人轉讓不動產、跨縣市區提供建筑服務、提供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的計稅方法;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房地產項目的計稅方法等。本章屬于主觀題重點考查對象,綜合題考點 |
第3章 消費稅法 | ★★★本章屬于重要但難度不大的章節,性價比較高,分值占比10分左右,需要重點掌握消費稅的計算。消費稅稅目需要牢記,掌握從價計征、從量計征以及復合計征方法,不同環節的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本章涉及主觀題考點,即使是客觀題也同樣要熟練掌握計算過程 |
第4章 企業所得稅法 | ★★★本章屬于重點章節,分值占比在20分左右,需要重點掌握企業所得稅收入總額的計算、關于扣除項目的計算、企業重組的所得稅的相關處理、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跨地區經營的相關所得稅的征收管理、跨境電商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規定等 |
第5章 個人所得稅法 | ★★★本章屬于重要但難度不大的章節,性價比較高,分值占比10分左右,需要重點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熟練掌握應納稅額計算中的各種特殊問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每年考試必出主觀題。另外,對于征收管理,需要重點掌握自行申報納稅的相關規定、專項附加扣除的操作辦法以及反避稅的相關規定 |
第6章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和煙葉稅法 | ★★本章難度較低,分值占比較小,分值占比3分左右,屬于易得分章節,重點掌握各稅種的計算,注意煙葉稅的計算的相關細節,本章考查方式主要是客觀題,主觀題部分小問 |
第7章 船舶噸稅法 | ★★本章難度較低,分值占比較小,分值占比2分左右,屬于易得分章節,重點掌握關稅和船舶噸稅的計算,以及關稅的稅收優惠,本章考查方式主要是客觀題 |
第8章 資源稅法和環境保護稅法 | ★★本章難度較低,屬于易得分章節,分值占比5分左右,熟悉資源稅和環境保護是的稅目和稅率、掌握資源稅與環境保護稅的相關計算。本章考查方式以主觀題為主,也會涉及客觀題 |
第9章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和耕地占用稅法 | ★★本章難度較低,分值占比較小,分值占比2分左右,屬于易得分章節,重點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注意相關稅收優惠。本章主要考查方式是客觀題、也可能涉及主觀題部分小問 |
第10章 房產稅法和契稅法 | ★★本章難度相對較大,就2023年考試情況來看,分值占比較小,分值占比3分左右,性價比相對較低。但是,從以前年度來看,本章內容仍然很重要,是可考主觀題的,所以我們要以主觀題的難度進行掌握。同樣需要重點掌握房產稅、契稅以及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本章主要考查形式是客觀題,主觀題的部分小問 |
第11章 車輛購置稅法、車船稅法和印花稅法 | ★★本章難度較低,分值占比較小,分值占比6分左右,屬于易得分章節,重點掌握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和印花稅的計算,注意車輛購置稅的計稅依據,本章主要考查形式是客觀題、主觀題也有部分涉及 |
第12章 國際稅收稅務管理實務 | ★★本章難度相對較大,主要原因是工作中很難接觸到相關業務活動,對于相關政策比較陌生。分值占比6分左右,重點考查大家的記憶,以及相關納稅管理。熟練掌握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的相關規定;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財產轉讓所得;國際反避稅中的一般反避稅和特別納稅調整等。本章主要考查方式是客觀題,建議考前重點突擊記憶,主觀題部分可結合企業所得稅的計算進行綜合訓練 |
第13章 稅收征收管理法 | ★★★本章難度較低,分值占比相對較高,分值占比7分左右,屬于易得分章節,性價比較高。重點掌握稅款征收的原則、方式以及制度;稅務檢查的行使和方法、職責;納稅信用的采集、評估、修復等。本章主要考查形式是客觀題,建議考前重點突擊記憶 |
第14章 稅務行政法制 | ★本章難度較低,分值占比較小,但是較難記憶,內容較多,分值占比3分左右,性價比較低。重點掌握稅務行政法治范圍及管轄的權利、稅務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和簡易程序、稅務行政訴訟的起訴和受理。本章主要考查形式是客觀題,簡易考前進行突擊記憶 |
學習天數 | 章節 | 精講班課時(H) | 重點考點 |
1天 | 第1章 稅法總論 | 2.02 | 1.稅法原則 2.稅法要素 3.稅收執法 4.稅務權利與義務 |
8天 | 第2章 增值稅法 | 21.3 | 1.增值稅征稅范圍 2.增值稅稅率及其適用范圍 3.增值稅征收率的相關規定 4.兼營行為的增值稅稅率的選擇 5.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計算(一般計稅方法、簡易計稅方法) 6.增值稅進項稅額的確認和計算 7.應納稅額的計算(一般計稅方法、簡易計稅方法) 8.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情形 9.簡易計稅方式中可以按銷售差額計稅的情形 10.進口環節增值稅的征收規定 11.出口和跨境業務增值稅的退(免)稅和征收 12.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13.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適用及管理 14.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
3天 | 第3章 消費稅法 | 6.04 | 1.消費稅計稅依據 2.生產銷售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3.委托加工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4.已納消費稅可扣除的相關計算 5.特殊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6.消費稅出口退稅的計算 |
6天 | 第4章 企業所得稅法 | 15.5 | 1.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及稅率的確定 2.企業所得稅收入總額的計算 3.企業所得稅的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計算 4.可稅前扣除和不得稅前扣除的項目的計算 5.虧損彌補的相關規定 6.資產的稅務處理 7.資產損失的所得稅處理 8.企業重組的所得稅處理 9.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 10.居民企業、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11.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12.合伙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13.居民企業報告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的管理 14.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
7天 | 第5章 個人所得稅法 | 6.55 | 1.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及征稅范圍 2.個人所得稅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3.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4.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5.個人所得稅的免征和減征的優惠 6.個人所得稅的抵免原則 7.個人所得稅的境外來源所得 8.居民個人境外所得抵免規定 9.居民個人境外所得納稅義務法律責任 10.全年一次性獎金、重點人群自主創業、外籍個人取得津貼、國際組織境內雇員取得收入等征稅問題的規定 11.對個人取得不競爭款項、獲得企業促銷禮品、獲得企業購買房產、取得拍賣收入等征稅問題的規定 12.個人取得股票期權等股權激勵和現金獎勵等征稅問題的規定 13.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
1天 | 第6章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和煙葉稅法 | 1.32 | 1.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稅率、計稅依據與應納稅額的計算 2.煙葉稅的稅率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3.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算 |
1天 | 第7章 船舶噸稅法 | 2.09 | 1.關稅稅率 2.關稅完稅價格與應納稅額的計算 3.關稅的稅收優惠 4.船舶噸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
1天 | 第8章 資源稅法和環境保護稅法 | 2.45 | 1.資源稅的稅目、稅率 2.資源稅的計稅依據以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3.環境保護稅的稅目與稅率 4.環境保護稅的計稅依據以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5.資源稅和環境保護稅的稅收優惠 |
1天 | 第9章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和耕地占用稅法 | 1.8 | 1.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2.耕地占用稅的稅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3.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和耕地占用稅法的稅收優惠和征收管理 |
3天 | 第10章 房產稅法和契稅法 | 6.83 | 1.房產稅的稅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2.契稅的稅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3.土地增值稅的應稅收入與扣除項目 4.土地增值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 5.土地增值稅法中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 6.土地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
4天 | 第11章 車輛購置稅法、車船稅法和印花稅法 | 3.72 | 1.車輛購置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以及稅收優惠 2.車船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與代繳納的相關規定 3.印花稅的稅目與稅率以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4.印花稅的稅收優惠及征收管理 |
1天 | 第12章 國際稅收稅務管理實務 | 2.17 | 1.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 2.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 3.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財產轉讓所得 4.境外所得稅收管理(境外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可予抵免境外所得稅額的確認、境外所得間接負擔稅額的計算、適用間接抵免的外國企業持股比例的計算) 5.國際反避稅中的一般反避稅和特別納稅調整 6.轉讓定價調查及調整、預約定價安排 |
1天 | 第13章 稅收征收管理法 | 2.6 | 1.稅務登記管理、賬簿、憑證管理以及納稅申報管理 2.稅款征收的原則、方式以及制度 3.稅務檢查的形式和方法 4.稅務檢查的職責 5.納稅信用管理(采集、評估、修復) 6.稅收違法行為檢舉管理辦法 |
1天 | 第14章 稅務行政法制 | 1.19 | 1.稅務行政處罰的設定和種類 2.稅務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和簡易程序 3.稅務行政復議范圍及管轄 4.稅務行政復議受理 5.稅務行政訴訟的管轄及受案范圍 6.稅務行政訴訟的起訴和受理 |
(1)宏觀規劃、目標明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長期規劃是成功路上關鍵的第一步。制定計劃并且能夠按進度完成任務會使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備考路上的心情也會比較愉悅,相對更容易堅持下去。
學習計劃一定要非常明確具體,確定好自己需要幾輪完成,一般是三輪,可以采用目標倒推法的方式,即從第三輪需要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第二輪需要能夠串聯相關知識點并強化真題訓練、第一輪對相關知識全面了解和把握,如此倒推每一輪的具體計劃,建議詳細明確到每周甚至每天的具體時間段,具體到每個章節、每個知識點、每套練習題需要的學習時間。
(2)打牢基礎,全面復習
稅法考試的涉及面既廣泛又細膩,例如2018年考察了在稅務行政訴訟中,稅務機關可享有的權利,考點非常細;2017年考核了雙重居民身份下最終居民身份判定標準的排序,要求考生不僅要記憶國際稅收中雙重居民身份下最終居民身份歸屬的判定標準,還要把握運用這些標準的排序,考核知識點的細節??键c之細對備考的難度提出了要求,考試命題也體現出“細節決定成敗”這一客觀事實,所以在平時中千萬不能“狼吞虎咽”,而要“細嚼慢咽”,打牢基礎、全面復習。
(3)融會貫通,注重原理
稅法這門學科是重邏輯和理解的學科,學習時要避免死記硬背。稅法的學習,要站在稅官的角度去思考,比如目的是為了公平稅負,或者是為了征管方便,亦或是此時推出的稅收優惠是為了適應時下的某個政策,只有弄清了法律法規制定的道理,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4)掌握技巧,事半功倍
稅法的學習如果沒有章法很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因此要學會調節厭學情緒,將學習變成趣味性活動。
①在備考時要處理好難點與重點的關系:難點內容不一定是重點內容,重點內容不一定很難,要樹立重點內容看考題、難點內容看例題的意識。
②準備一個筆記本非常重要,適時總結、整理思路、整理錯題、整理自己容易混淆的地方。在第一遍打基礎的時候,將所有疑問點、易混淆點、易做錯點做好記錄,在后面章節學習過程中前后聯系,對比記憶。
③學習是一件隨時可以開展的事情,要利用好碎片化時間。能夠全職備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絕大多數考生并沒有太多完整的學習時間,而注會考試內容較多,非常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建議前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基礎知識,逐個擊破考點,所有零碎的時間都可以用來復習繁雜的小知識點,長期堅持效果會非常明顯。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shangjuan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